微博祭扫悼念逝者不一样的现代社会清明文化
发布时间:2021-01-20 10:11:51
阅读:次
来源:止回阀厂家
一条“围脖”(微博),织进几多哀思;一段文字,寄托多少情意。今年的清明节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网络祭扫、微博祭扫等低碳、文明、环保的祭奠方式,传递哀思,悼念逝者,催生出一种现代社会的清明文化。
“清明节到了,这是母亲去世后的第一个清明节。该给母亲上坟了,这是母亲的新坟。往年的清明节,我陪母亲给外婆上坟,今年,母亲竟有自己的坟了!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清明节,这是我和母亲阴阳两隔的清明节。妈妈,我想你了,你想我了吗?”
“亲人已逝,我们最大的纪念就是化哀思为动力,珍惜生命、珍爱亲人。明天就是清明节了,愿我逝去的亲人在九泉之下安息。”
“小学,清明节对我而言,是站在操场上向英雄先烈致敬;中学,清明节是在老师的带领下登山踏青;大学,清明节里组织同学去烈士陵园,祭奠英烈;现在,清明节是思乡思家的时节,想起已故的亲友,不由得想回家看看,禁不住泪千行……”
这些都是通过微博发表的清明节感言。据了解,通过微博文字寄托哀思已经成为时下流行且环保的祭祀方式,颇受年轻人喜爱。民俗学家指出,尽管祭扫是清明节的传统,但其中蕴含的是中国人拜谒先灵、珍惜现世的共同心理需求。现在出现的网络祭扫、微博祭扫等新兴祭扫方式,同样能满足民众的需求,且更符合时下低碳、环保的绿色生活理念,有必要进行推广。